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新巴黎人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巴黎人

新巴黎人:这两个地方大概是当时最了解鲁迅的地方

时间:2022/12/30 12:04:30   作者:   来源:   阅读:24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110年前的1912年,鲁迅来到北京,直到1926年离开,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4年,除了他的家乡绍兴,北京是他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。在北京,周树人“高升”到鲁迅,成为了永远无法言说的文化偶像。单就“培育”鲁迅而言,北京是极其重要的。鲁迅也特别喜欢北京。1934年12月18日,鲁迅在给...
110年前的1912年,鲁迅来到北京,直到1926年离开,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4年,除了他的家乡绍兴,北京是他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。在北京,周树人“高升”到鲁迅,成为了永远无法言说的文化偶像。单就“培育”鲁迅而言,北京是极其重要的。鲁迅也特别喜欢北京。1934年12月18日,鲁迅在给杨继云的信中写道:“在中国的农村和小城市里,我还是喜欢北京的,光是那个图书馆就能给我很多方便。”1936年,鲁迅去世前几个月给阎利民写了一封信,信中说他“喜欢北平”。现在我已经离开十年了,我也想去看看。”新巴黎人

鲁迅大概是带着很大的挫折感进入北京的,他在杭州和绍兴的生活并不顺利,他和妻子朱安之间的隔阂更是人人皆知,他甚至请朋友帮他找工作,说“虽然远谈不上无伤大雅”。然而,31岁的年纪即使现在也不算很年轻,在京津路上,“望黄土,有草木,无所见”,12个字足以表达心中的疲惫与惆怅。进入北京的第二天,鲁迅就搬进了绍兴会馆,然后到教育部工作。5月10日,鲁迅在日记中写道:“谈到教育部,我整天坐着,极其无聊。”鲁迅的心情似乎没有一点激动,因为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。绍兴会馆和教育部,一个是居住的住所,一个是工作的衙门,这两个地方大概是当时最了解鲁迅的地方。

鲁迅工作的教育部大楼位于熙熙攘攘的西单路口西南角的教育街上。1905年科举废除后,清宫改为清学部,辛亥革命后又扩大为教育部。大院主体现分为教育街1号和教育街3号,教育街是一所学校占据的精美公馆大门;3号是武警招待所,宅门是一幢罕见的两层小楼,高大宽敞,门外的影墙增添了不少富丽堂皇,依稀显示出老王府的富丽堂皇。1912年至1925年,鲁迅在教育部工作了13年,先是任公使,后兼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,负责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美术馆、动植物园林、文学、音乐、戏剧等方面的调查工作。

本类更新

本类推荐

本类排行

本站所有站内信息仅供娱乐参考,不作任何商业用途,不以营利为目的,专注分享快乐,欢迎收藏本站!
所有信息均来自:百度一下(新霸电子游戏湘ICP备10202933号-9